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
專業代碼:05160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修業年限
學制:三年
四、職業面向
本專業所屬專業大類為加工制造類,專業類代碼:05。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企業,一般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工作,具備相應的工作能力:從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保養、維修、管理和操作機電設備從事生產等工作,也可從事與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相關的技術工作;熟悉安裝與維修過程中的安全生產知識,養成文明生產的習慣;能勝任安裝與維修作業過程中的基層管理工作。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從事機械設備操作工、機械維修工、維修電工、車工、電氣焊工、安裝鉗工等崗位的企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機電設備安裝、維修基本知識,從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保養、維修和設備操作管理等工作,機械設備操作、安裝與維修能力的初級技能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要求
(1) 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厚愛國情感和中華民族自豪感;
(2) 崇尚憲法、遵守憲法、崇德向善、誠實守信、尊重生命、熱愛勞動,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
(3) 具有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工匠精神、創新思維;
(4) 勇于奮斗、樂觀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5) 具有健康的體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養成良好的健身與衛生習慣,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人文素養。
2.知識要求
(1) 具備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 掌握CAD繪圖的基礎知識。
(3) 掌握機械、電氣設備的性能、結構、調試和使用的基本知識。
(4) 掌握機電設備和管道安裝、維修、保養的基本知識。
(5) 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基本知識。
(6) 具有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知識。
(7) 具有初步的設備技術管理的基本知識。
(8)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知識,包括:職業道德、社交禮儀、創業與就業基本知識。
3.能力要求
(1) 具備機修鉗工、維修電工、管道安裝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具有一般機械設備的操作技能。
(3) 具備簡單機械零件及部件的測繪與工藝分析能力。
(4) 具有對設備裝配、管道安裝圖紙進行工藝性審查的初步能力。
(5) 具有實施與編制常用機電設備維修或安裝工藝文件的初步能。
(6) 具備常用機電設備和管道安裝、調試、驗收、維修、保養的能力。
(7) 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和設備管理的基本能力。
(8) 具備正確的語言文字表達及讀圖、制圖能力及安裝工程原始資料的記錄能力。
(9) 具備正確使用手冊、標準和與本專業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
(10)具有借助工具書查閱設備說明書及資料的初步能力。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方向課,根據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確定本專業普通班教學培養方向以通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方向為主,兼顧機電設備管理與營銷方向,若有企業訂單班,則根據企業人才需求,在此培養方案基礎上制定專門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定向培養。專業核心課針對職業崗位(群)共同具有的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是不同專業方向必備的共同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程體系如下圖所示。
(一) 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歷史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1 |
職業生涯規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4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5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6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7 |
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8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9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0 |
公共藝術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1 |
歷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二)專業核心課程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1 |
機械制圖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2 |
金屬加工與實訓 |
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切削加工安全操作規程,車削過程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熟悉車床、能完成的主要工作、組成、結構特征、傳動系統分析和車刀、砂輪、銑刀的種類、構造、幾何參數及其選用等。會典型零件的工藝分析,能熟練使用車床進行軸類、套類、圓錐、內外三角螺紋、梯形螺紋、滾花、成形面和偏心等零件的車削及各類車刀的刃磨。熟悉滾齒機、鉆床、鏜床、插床、拉床、刨床等能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構造,會使用銑、刨、磨等機床進行基本加工。 |
3 |
機械基礎 |
主要講授構件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圖繪制、平面力系的合成與平衡計算,構件的幾種基本變形及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剛度計算等內容,以培養學生學會對構件進行靜力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計算和簡單工程構件的設計能力,常用機構的類型,工作原理、運動特點、應用及基本設計計算方法,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和基本設計方法。使學生掌握通用零件和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運動特點和結構特點,掌握通用零件的選用和設計基本方法;具有與本課程相關的解題、運算、繪圖、查閱手冊及技術資料和能力。 |
4 |
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 |
講授直流電路、交流電路、電動機、低壓電器、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子電路等。學會直流電路、交流電路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了解電磁現象和磁路;掌握變壓器、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繼電-接觸器控制電路的基本環節;熟悉常用晶體管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學會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門電路與組合邏輯電路及觸發器與時序電路的分析;掌握組合邏輯電路的基本設計與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辨識。掌握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與電壓、電流、電阻等物理量的測量,基本照明電路的安裝與故障檢測,低壓電器的結構原理型號及用途,三相電動機的點動連續運轉與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原理與安裝,基本放大電路與時基電路的安裝等項目實訓。 |
5 |
電工技能實訓 |
電工技能與訓練:《電工技能實訓》是機電專業選修電類課程,它是集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綜合課,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原理型號及用途,分清低壓電器的種類、型號。能熟練掌握三相電動機的點機正反轉,星形三角形的交換控制及三相電動機的自動控制電路原理與安裝,學會調試與檢修三相電動機控制電路。 |
6 |
設備電氣控制技術 |
本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電工操作安全規程,電工安裝接線、電工拆裝檢修、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調試、電氣控制線路故障排除、 電子技術安裝調試等技能。學生能安裝常用的照明線路、 會判斷三相異步電動機定子繞組的首尾端,會進行中、小型異步電動機的測試,能進行常用低壓電器的拆裝、檢修及調試,能進行常用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能進行常用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 |
7 |
液壓與氣動傳動 |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液壓元件的拆裝、典型液壓回路與電氣回路的搭接、調試和故障處理。會識別各種液壓元件及職能符號,掌握液壓元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熟悉液壓和氣動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
8 |
傳感器應用技術 |
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傳感器的基礎知識,掌握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電容式傳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點,掌握電感式傳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點,掌握壓電式傳感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掌握磁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了解磁電式傳感器的測量電路、霍爾元件的構造及測量電路、霍爾元件的補償電路。并掌握光電效應、光電器件及其特征、光電、光纖式傳感器的功能和應用。 |
9 |
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 |
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常用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牢固掌握電器控制的基本環節及分析方法;掌握可編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編程指令、程序設計方法、一般應用程序設計;掌握典型機電設備的電氣控制線路工作原理、特點及分析方法,并有安裝、調試、運行和維修的基本能力;具有改造、革新一般機電設備控制線路的基本能力。 |
10 |
機電設備應用及電器維修 |
本課程要求學生了解設備故障診斷技術、解設備零件的失效形式及修理更換原則、設備維修前的準備工作;掌握機電設備的拆卸與裝配、機械零部件的修復技術。 |
11 |
數控機床應用基礎 |
本課程要求學生認識數控機床的結構、常用控制電器、液壓與氣動等基礎部件,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軟硬件系統,在讀懂電氣原理圖的同時進行數控機床的電氣安裝與調試,并進行機床的維護與保養。 |
(三)專業(技能)方向課程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1 |
通用機電設備及管理技術 |
課程主要講授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人員管理、工序管理、物料管理等特點與方法,生產計劃的制定與生產過程的組織及優化等;講授產品營銷技巧與方法等。 |
2 |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技術 |
本課程主講授設備修理、零件測繪、修復技術的基本知識及典型零部件的拆卸、修理、裝配、調試和驗收。初步掌握典型設備修理工藝規程的編制方法,掌握零件測繪的基本方法和零件修復技術,能正確選用工、檢、量具,并了解先進加工技術在設備修理中的應用,初步具有分析和解決設備修理中技術問題的能力。 |
3 |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實訓 |
本課程主要講授起重機、空壓機、風機、泵、內燃機等通用機電設備的主要性能、結構特征以及常見故障的分析排除方法,使學生掌握通用機電設備的基本知識,能正確選擇、合理使用、維修、保養、安裝、調試通用機電設備。 |
4 |
職業工種訓練與考級 |
掌握裝配鉗工或維修電工或機修鉗工或工具電工中級工匱乏的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經考核能取得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四級) |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 分 |
總 學 時 |
各學期周數、學 時分配 |
備注 |
|||||
1 |
2 |
3 |
4 |
5 |
6 |
|||||
16 |
14 |
14 |
16 |
16 |
20 |
|||||
公 共 基 礎 課 |
職業生涯規劃 |
2 |
32 |
2 |
|
|
|
|
|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2 |
28 |
|
2 |
|
|
|
|
|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2 |
28 |
|
|
2 |
|
|
|
|
|
哲學與人生 |
2 |
32 |
|
|
|
2 |
|
|
|
|
語文 |
12 |
180 |
4 |
4 |
2 |
2 |
|
|
ks |
|
數學 |
10 |
148 |
4 |
4 |
2 |
|
|
|
ks |
|
英語 |
8 |
120 |
4 |
2 |
2 |
|
|
|
ks |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4 |
60 |
2 |
2 |
|
|
|
|
|
|
體育與健康 |
10 |
152 |
2 |
2 |
2 |
2 |
2 |
|
|
|
公共藝術 |
2 |
32 |
|
|
|
2 |
|
|
|
|
歷史 |
2 |
28 |
|
2 |
|
|
|
|
|
|
公共基礎課小計 |
56 |
840 |
18 |
18 |
10 |
8 |
2 |
|
|
|
機械制圖 |
8 |
120 |
4 |
4 |
|
|
|
|
ks |
|
金屬加工與實訓 |
8 |
120 |
4 |
4 |
|
|
|
|
|
|
機械基礎 |
6 |
84 |
|
|
6 |
|
|
|
ks |
|
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 |
4 |
56 |
|
|
4 |
|
|
|
ks |
|
電工技能實訓 |
2 |
28 |
|
|
2 |
|
|
|
|
|
設備電氣控制技術 |
4 |
56 |
|
|
4 |
|
|
|
ks |
|
液壓與氣動傳動 |
4 |
64 |
|
|
|
4 |
|
|
ks |
|
傳感器應用技術 |
4 |
64 |
|
|
|
4 |
|
|
ks |
|
數控機床應用基礎 |
4 |
64 |
|
|
|
4 |
|
|
ks |
|
機電設備應用 |
6 |
96 |
|
|
|
6 |
|
|
ks |
|
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 |
4 |
64 |
|
|
|
|
4 |
|
|
|
☆通用機電設備及管理技術 |
6 |
96 |
|
|
|
|
6 |
|
ks |
|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技術 |
6 |
96 |
|
|
|
|
6 |
|
ks |
|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實訓 |
4 |
64 |
|
|
|
|
4 |
|
ks |
|
☆職業工種訓練與考級 |
4 |
64 |
|
|
|
|
4 |
|
|
|
專業課小計 |
74 |
1136 |
8 |
8 |
16 |
18 |
24 |
|
|
|
合計 |
|
|
26 |
26 |
26 |
26 |
26 |
|
|
|
實 訓
|
制圖大作業 |
|
|
|
1w |
|
|
|
|
|
焊工技能實訓 |
|
|
|
1w |
|
|
|
|
|
|
電工技能實訓 |
|
|
|
|
2w |
|
|
|
|
|
實 習 |
頂崗實習 |
|
|
|
|
|
|
|
20w |
|
注: 帶☆標的為專業(技能)方向課;
備注有ks的課程為考試課,其它為考察課;
實訓實習時間單位為周(w)。
八、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建設符合項目式、模塊化教學需要的教學創新團隊,不斷優化教師能力結構。有計劃、有步驟派出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業務進修,根據教師承擔的專業方向課程,派出教師參加相應專業業務進修,鼓勵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參加學術交流,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并通過在高等學府與名師交流提升教師的人文素質和教學理念。
學校本專業群有專業課教師6人,兼職教師1人。教師全部具有本科學歷,其中技師5人,高級工1人。1名兼職教師具有中級以上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學校定期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業務水平和工作業績進行考核。教師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無重大教學責任事故和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
(二)教學設施
學校為本專業配備多媒體網絡化教室3間,配備有教師電腦、投影、音響等設備,能滿足信息化教學需要。
本專業群有設備設施齊全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專業群有機械設備拆裝實訓室、模具鉗工實訓室、理實一體化維修電工室,機床控制電路維修實訓室,車工室,切削加工實訓室,焊工室,PLC實訓室,數控仿真實訓室,數控加工實訓室等13個校內實訓室。校內實訓工位數100個,實訓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實訓設備設施總量98臺(套),總價值250多萬元。
現有與實踐教學體系配套、滿足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需要的校外實訓基地5個。
(三)教學資源
1.選用正規出版社出版的規劃教材、統編教材等高質量教材,或者選用有針對性的自編教材。
2.選用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的高質量教材,引入典型生產案例。
3.初步建立核心課程資源庫,進而建立全課程資源庫,并不斷優化完善。
4.豐富圖書館專業工具書及專業藏書量,藏書量達到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需求。
(四)教學方法
總結推廣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推動課堂教學革命。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規范教學秩序,打造優質課堂。
(五)學習評價
1.學生學業評價
專業理論評價應以學校教師為主、企業為輔;實踐能力評價應以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理實一體化課程評價應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共同評定;評價內容突出職業能力評價,同時兼顧認知、情感、職業操守、出勤、紀律、團結協作、社會公德等方面,評價應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考核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如口試、筆試、實操、職業技能大賽、技能素質運動會、職業資格鑒定等評價、評定方式。
2.教師教學評價
突出思想政治表現和師德要求,把思想政治表現和師德要求作為教師考核評價的首要標準,在教師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予以單列,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按照教育部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多維度考評教師教學質量;建立督導評價+學生評教+講課比賽評價等多種手段結合考核方式。將評價結果與教師績效、職稱(職務)評聘、崗位晉級、評先評優掛鉤,充分調動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
(六)質量管理
本專業制訂的考核評價方式根據德育課、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實踐課等不同的課程類型采取了靈活的考核形式,其中德育課以民主測評、心理測試、現場問答、求職演說、創業演講等考核形式為主進行考核,文化與專業理論課以開卷考試、閉卷考試等考核形式為主進行考核,專業實踐課以技術應用、按作業流程現場操作、上交實訓作品等考核形式為主進行考核。
在專業職業能力考核上,本專業教師力求有所創新。如通過機械零件的現場測繪考核學生的機械制圖能力,通過金屬鋼結構件的制作考核學生的鉗工與焊工的操作能力等。
近年來,根據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新生素質調查統計結果和本專業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統計結果,教務處在每學年初會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專業骨干教師,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教學質量提升方案。方案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提升教學質量的措施。如修訂教學計劃,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完善評價機制等等,從而確保了本專業教學質量逐年上升。
九、畢業要求
學生通過規定年限的學習,修滿本專業所規定的學時學分,完成規定的教學活動,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素質、知識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過各課程的考試或考核,取得本專業規定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
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教研組
(2019年3月修訂)
- 上一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22/7/7
- 下一篇: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22/6/20